栗錦
2025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將於1月20—24日在瑞士舉行,年會召集世界各地、各行業的近3000名領袖,探討“智能時代的合作”這一主題。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2024年GDP增長5%,實現了增長目標。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深專家委員會委員朱民對新浪財經表示,2025年,中國經濟的核心任務是完成結構轉型。傳統的三駕馬車——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和出口——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基礎設施投資回報率低,設施相對完善,增長潛力減小;房地產行業的人口峰值和人均住宅麵積已達歐洲水平而進入過剩狀態;出口則因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受到衝擊。這些因素決定了未來需要新的增長動力。
朱民指出,中國未來要找到新的三個增長力量。
第一,聚焦國內消費市場。他解釋說,由於外部不確定性增加,中國需轉向服務消費領域。當前,中國商品消費占GDP的比例已達到32.5%左右,但服務消費比例較低,特別是在醫療、教育、文化娛樂和旅遊,還有增長空間。在特朗普的影響下,今年國內發展服務業消費已成為戰略重點。
第二,推動製造業升級。中國製造業占全球比重達3.3%,是核心競爭力所在。“前20年,我們把製造業做成是最便宜的——中國製造就最便宜,後20年做成又便宜又好,未來20年要做成又便宜又好又高科技,這就是華為的道路,這才能維持我們的核心競爭力。這一方向需要加大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力度,並通過政策支持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三,綠色轉型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重要。朱民分析稱,首先,這是中國對全球環境責任的承諾,彰顯大國擔當。其次,綠色轉型有助於提升能源安全,減少對外能源依賴。最後,通過發展電動車、電池等綠色產業,中國製造業與綠色經濟實現了深度融合,這些產業與中國製造業形成了完美結合。但目前,中國的新能源發展已接近峰值,未來將邁向全麵碳中和,實現碳排放總量的下降。這一任務極為艱巨,中國需每年減少約4億噸碳排放。中國現在的碳中和將會從單線的能源走向全麵的碳中和,這個領域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非常重要。
“{這三個新的增長動力——國內消費、製造業升級和綠色轉型——將在未來幾年持續推動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朱民說。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